首页 我要做皇帝 下章
第九百六十六章 省亲(2)
  马车继续前进,张未央坐在车里,回想着方才发生的事情。

 他的子霍平君则在一旁带着几个好奇的小孩子,一起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。

 张未央忽然哈哈一笑。

 人世间的变化,莫过于此。

 三年以前,他只是一个邯郸城里厮混的小混混,有上顿没下顿,可能某天就要饿死在某个角落里。

 至于在更早以前,他更是只是一个寄人篱下,任人奴役的遗腹子罢了。

 “夫君,您笑什么?”霍平君好奇的问道。

 “我笑世事无常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…”张未央望着车帘外的场景,感慨着。

 他刚刚分明看到了,自己年少时曾经憧憬和仰慕的一位乡中小娘,穿着麻布衣,提着一个小篮子,股后面跟着一个光着股的小孩子,走在田间。

 岁月抹杀了她曾经姣好的容颜,时间褪去了她那张曾让自己魂牵梦绕的脸庞。

 命运,已然将他与她之间,分割成了两个世界。

 所不同的是,现在,对方怎么也高攀不上自己了。

 张未央抓住自己子的小手,长长的出了一口气。

 “此番归乡,除了祭祖之外,最重要的事情,还是征募自愿前往新化屯垦之百姓…”张未央想起自己这次回乡的任务,脸色凝重起来。

 他现在,再非过去那个邯郸城里无人问津的小混混,也不是初到新化的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郎。

 他知道自己的职责,也明白自己的任务。

 安东都护府的人口还是太少了。

 尤其是怀化郡,全郡上下,算上屯垦团的移民和军人以及那些去淘金的人,总归也才不过五十来万汉人。

 而怀化郡,却是一个地方方圆两千里的庞大地域。

 要守住这里,就需要人口。

 起码,要有一百万的常住人口,才能将那块沃土彻底的变成中国。

 马车轱辘轱辘,继续前进。

 一刻钟多一点后,来到了张未央兄弟已经阔别了数年的家乡。

 在村口,张未央和哥哥张起停下马车,然后带着妾儿女,步行走向记忆中那个模糊的家乡。

 哪怕过去了数年,小村庄的变化也没有多少。

 除了村头多了两架简单的水车,山坡上多了几头小牛犊外,与张未央甚至张起最后一次看到它的时候,一般无二。

 因为是临近收获的季节,所以,有妇女带着孩子,在附近的小山和小溪、池塘旁,收割着各种野草。

 这是中国农民的日常。

 也是为了填补家用。

 张起兄弟小时候也在母亲的带领下做过这样的事情。

 野草晒干后,可以用来缴纳当年的刍稿税,而多余的干草,也能卖钱。

 汉室官府,用着十五钱一石的价格,无限制的收购一切刍稾。

 而这些刍稾,最终会成为骑兵的战马的食粮。

 看着这个场面,张氏兄弟唏嘘不已。

 两兄弟带着妾和随从,走近村里。

 顿时,就引起了轰动。

 对于这个村庄绝大多数的人来说,他们兄弟,确实是陌生人。

 许多小孩子,害羞的躲在了大人身后,而一些青壮则警惕而羡慕的望着张家兄弟。

 只有几个老人的模样,张起兄弟还能记起。

 “叔伯祖!”张起走到一个拄着拐杖,在家门口的大树下乘凉的老者身前,恭身屈膝,拜道:“不孝子起,携不孝子未央,给老大人问安!”

 张起永远不会忘记,当年,他想要参军入伍,但姨夫却不同意,最终是这位张氏的族长出面,做了裁决,写了保书,才让他能从军,才让他能有今

 那老者不可置信的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两个年轻雄壮,气度不凡的将官。

 “你们是…张二郎的两个小子…”他勉强回忆起来,整个人都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,他扶起张家兄弟,拍着肩膀,说道:“善!善!善!出人头地了啊!”“幸不辱命,小子今天幸蒙陛下不弃,用为安东都护府护濊军甲部校尉!”张起昂起头来,骄傲的说道。

 “老大人教诲与恩赐,小子没齿难忘!”张起恭身说着。

 当年,他去参军,是这位族长,送来了一件兵器,不然,他不可能入伍。

 “好啊…好啊…”老者也是高兴的不得了,老张家,祖坟上冒青烟了!出了一个校尉!还有大名鼎鼎的护濊军校尉!这下子,他有的牛吹了!

 当然,更重要的是,张氏可能因此而贵!

 一个校尉手下怎么可以没有子弟兵?

 他家的几个孙辈还有同族的一些年轻人,这下子总算有依靠了!

 这也是北方贵族的常用模式了。

 也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,犬升天。

 一个人显贵,能带动一个家族,都进入军将世家。

 “大郎,三郎、七郎!”老者拉着张起兄弟的手,对着人群里招呼起来:“快快来给你们的大兄见面…”

 于是,几个憨厚的年轻汉子,摸着头,来到张起面前,拜道:“拜见大兄…”

 张起打量了他们一番,都是壮孔武有力的年轻人,是可以拉去新化城,好好培养的。

 随着地位的上升,张起自然而然,就知道,应该怎么来巩固自己的地位,并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。

 子弟兵和亲兵,这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
 尤其是想要立功受爵,非得有一支能如臂指使,能为自己拼死作战的心腹团队。

 而最可靠的,当然永远是家乡的子弟兵和同族子弟。

 高祖得天下,依靠的就是丰沛的子弟兵!

 简单的与这些几乎没有印象的同族和同村年轻人打了个照面。

 张起兄弟就在全村人的簇拥下,找到了自己家在这个村庄里的最后印记——一座孤零零的立在张氏祖坟群里的的坟冢。

 坟冢之上,已经长了野草。

 一块已经被风雨吹烂的木牌,歪歪扭扭的立在坟冢前,其上写着:先父张公讳永老大人之墓。

 这是他们兄弟当年跪在乡三老的门前,请来的唯一一个能表明其父亲身份的证明。

 张起望着那块连字迹都已经有些模糊的墓碑,扑通一声就跪在墓前。

 张未央紧随其后,跪下来。

 他们的妾与子女,不明所以,但也跟着跪下。

 “父亲大人在上,不孝子回来了!”两兄弟着眼泪,磕着头说道。

 对中国人而言,最难割舍的,永远是故乡情,最难舍弃的,永远是父母恩。

 认祖归宗,更是每一个稍微有点成就的人,必然也肯定要做的事情。

 两兄弟,将自己的子女和妾,逐一拉到墓前,对着躺在墓中的父亲逐一介绍。

 这个程序完后,自然就是祭祖。

 在盛大的仪式中,张氏兄弟在宗祠里,对着列祖列宗,奉上三牲血食,然后将自己的妾子女的名字,写在一张帛布上,供奉到祖宗的牌位前,于是,这张起和张未央的后代,算是正式的回归了,与祖先们在九泉之下的神灵取得了联系。

 从此,无论他们走多远,去到那里。

 这条线会永远拴着他们的心神,将他们联系在一起。

 中国人,就是通过这样,一代又一代,薪火相传,父传子教,繁衍生息,开枝散叶。

 ……

 翌,在这个邯郸城旁的小山村里。

 一桌又一桌的丰盛酒食,摆在村中父老和邻近几个村的父老面前。

 张起和张未央兄弟,则轮走到各个父老面前,敬酒,痛饮。

 酒席上,鸭鱼,一应俱全。

 一碗碗往日里百姓根本舍不得吃的高粱饭,也被端到了大大小小的宾客面前。

 当年,项羽灭亡秦朝,望着燃烧的秦宫和秦城,他说出了那句名言:富贵不归乡,如衣锦夜行。

 虽然,项羽因此而失天下。

 但这并不妨碍后来者学习。

 对中国人来说,富贵了,不回家乡炫耀一波,简直对不起自己和祖先!

 高帝刘邦得天下,汉十二年十月,高祖击破英布谋反,率军回朝,路过丰沛,选择留了下来,置酒沛宫,与父老乡亲痛饮,并留下了那首至今为人传唱的《大风歌》。

 而高祖在丰沛一共与父老乡亲痛饮了一个多月(先是沛县半个月,然后又在沛县父老的邀请下,在丰县半个月)。

 太宗时,也是如此。

 太宗六年,太宗皇帝幸中都晋,与父老痛饮十余

 皇帝都带头了。

 天下自然景从。

 富贵了,归乡,大肆办酒,铺张炫耀,成为了汉代贵族和士大夫的必备功课。

 张家兄弟此番归乡,虽然不可能跟那两位天子一样,一办酒宴就是十几,一个月。

 但,也要连摆三天酒席。

 这钱,自然就水一般的花了出去。

 几乎将两兄弟的积蓄消耗一空。

 但,这是值得的。

 张家兄弟富贵的消息和传闻,立刻就轰动了附近的十里八乡。

 人人都伸长了脖子,羡慕嫉妒恨的看着张氏兄弟的威风和阔气。

 人们的议论焦点,也都是安东都护府怎么怎么样,新化那边的条件如何如何好。

 所以,张起兄弟一打起招募士兵和移民的旗号。

 瞬间,报名的人,就踏破了他家门槛。

 短短数,张氏兄弟就募得子弟兵百余人。

 都是身高七尺三寸以上,体魄强壮,接受过预备役军事训练的好汉子。

 这些人,足以编组成一个亲卫队,作为张起兄弟的亲信心腹和中坚力量。

 另外,还有一百多户人家,愿意跟着他们兄弟,移民去新化,进行屯垦。

 在这些人眼里,乡情和宗族感情,是最牢靠的保证。

 而半个月后,当张氏兄弟踏上回转新化的道路时,他们的身后是上千名的新兵以及足足七百多户的新移民。

 这些人,都是这次邯郸籍士卒军官省亲后招募的结果。

 一个月后,在燕国的蓟城,新兵数量达到了四千余,移民户数三千余户,接近万人!

 整个队伍,延绵十余里。

 好在,当地官府,对移民非常有经验。

 一路上的饮食起居与居住,都配合的非常好。

 所以,几乎没有出什么大问题,整个移民和新兵的队伍,就赶在了怀化郡的第一场大雪降临前,抵达了新化城。

 按照惯例,新兵们都被各自招募的人,拉去自己的军队里,然后,下发装备,安排宿营地。

 因为,马上就是冬天,所以,他们暂时不需要训练,只需要跟着老兵们一起,接受各种在安东都护府生存和巡逻的常识教育。

 这些都是护濊军和安东都护府,用鲜血换来的经验。

 而移民们,则被分配到了新化城附近的一个个已经开拓好的移民村。

 这些都是些大型的移民村落。

 因为有着过去屯垦团的成功经验。

 所以,新的移民村,是被统一设计,统一规划的。

 所有的房屋,大小形制和内外陈设,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

 房屋是用去年夏天烧制的砖瓦搭建起来的,非常结实,能抗大风,也能抵抗大雪,哪怕外面的积雪厚的能埋人了,屋中的居民也不需要担心自身安全。

 每一个宅子里面,都有一间火坑和一个壁炉。

 这是为了移民们能渡过怀化的冬天而准备的。

 火坑烧的是牲畜的干粪便,而壁炉则烧的是泥炭(煤)。

 有专门的官吏,教导这些移民怎么使用这些设施,并反复强调和提醒,相关的安全措施。

 前两年,就有新移民因为没有听进去这些安全提示,而阖家死于碳毒。

 所以,护濊军这次是格外强调了壁炉的烟囱的重要,强调了无论如何,不要去堵烟囱。

 除了这些,护濊军当然要给新移民们提供了过冬必须的粮食、油盐以及一些鱼干。

 而为了给这些新移民准备这些屋舍与物资。

 怀化郡支出数千万钱的资金,还从燕国调来了数十万石的粮食。

 投资这么大,怀化郡和护濊军,肯定不是来做善事的。

 所有的移民,都是以护濊军屯垦团的方式的加入的。

 他们需要为护濊军耕作五年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,要接受军事化管理和训练。

 同时,还需要在农闲时,在护濊军的率领下,无偿为怀化郡营作工程,修桥铺路。

 而在战争爆发时,所有男,都需要拿起武器,加入军队。  M.aGUxsW.Com
上章 我要做皇帝 下章